色譜進樣瓶是用于盛放待測樣品溶液,并放入自動進樣器中進行進樣的容器。它的選擇和使用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性、重現性和可靠性。
一、主要組成部分
一個完整的色譜進樣瓶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:
瓶體:通常為透明的玻璃小瓶,也有塑料材質。
瓶蓋:一般為鋁制或塑料材質,用于密封瓶口。
隔墊:安裝在瓶蓋內部,是一個由特殊材料(如硅橡膠/PTFE)制成的彈性墊片。進樣針通過穿刺隔墊來抽取樣品。
二、關鍵特性與選擇要點
1. 材質
玻璃材質:
標準棕色玻璃:常用。棕色可有效阻擋紫外線,保護對光敏感的樣品免受降解。絕大多數分析推薦使用棕色瓶。
透明玻璃:適用于對光不敏感的樣品,方便觀察樣品液位和是否有氣泡。
琥珀色玻璃:比棕色玻璃的避光性能更強,用于高光敏感性的樣品。
Duran玻璃/硼硅酸鹽玻璃:具有優異的化學惰性和耐熱性,是高質量分析的選擇。

塑料材質(如PP聚丙烯):
優點:成本低,不易碎,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污染。
缺點:可能對有機溶劑兼容性差(發生溶脹或溶解),吸附性可能比玻璃強,不適用于所有樣品和溶劑。通常用于非關鍵性分析或水相樣品。
2. 規格/容量
常見的總容量(瓶體大小)有:
2 mL:常用的規格,適用于絕大多數HPLC和GC自動進樣器。
1.5 mL:類似于微量離心管(EP管)的容量,也很常見。
1 mL, 0.3 mL, 0.15 mL (微量內插管):用于樣品量非常珍貴的情況,如生命科學、蛋白質組學研究。
內插管是一種放在標準2mL進樣瓶內的更小的塑料或玻璃管,其容積很小(如100-250µL),可以有效減少樣品殘留和蒸發,特別適合小體積樣品。
工作容量(實際可裝入的樣品體積)通常為總容量的一半左右,例如2mL瓶推薦裝入不超過1mL樣品,以保證瓶頂有足夠的氣體空間(“氣液比"),避免產生負壓影響進樣針準確取樣。
3. 瓶口規格
國際標準:9 mm 和 13 mm。
9 mm 是絕對的主流,絕大多數現代的自動進樣器都適配9mm瓶蓋的進樣瓶。在選擇時,瓶蓋、隔墊和瓶體必須是相同規格的。

4. 隔墊
隔墊是防止樣品蒸發和污染的關鍵。
材質:常見的有硅橡膠/PTFE(聚四氟乙烯)復合隔墊。PTFE面朝內接觸樣品,因其化學惰性強,能有效防止樣品吸附和隔墊雜質溶出;橡膠面朝外提供彈性和密封性,便于針穿刺。
特性:
預切割隔墊:隔墊上已有十字形或一字形的預切割縫,可以極大減少進樣針穿刺時的阻力(保護進樣針)和產生的碎屑。
可穿刺次數:高質量的隔墊可耐受多次穿刺(如10-20次)而不漏氣。但建議每個樣品瓶的隔墊穿刺不要超過10次,否則密封性下降,可能導致樣品揮發、交叉污染或引入氣泡。
5. 瓶蓋
材質:多為鋁制,帶有密封圈,可以通過自動進樣器的壓蓋裝置進行壓緊(Crimp) 或 卡扣(Snap)。
壓蓋:使用專用壓蓋器將鋁蓋緊緊包裹在瓶口螺紋上,密封性好,是可靠的方式。
卡扣蓋:無需工具,手動按下即可密封,方便快捷,但密封性稍遜于壓蓋,適用于揮發性不強的樣品。

三、使用注意事項與最佳實踐
清洗與重復使用:
玻璃瓶可以清洗后重復使用,但必須清洗(如先用溶劑超聲,再用純凈水超聲,最后烘干),否則會造成嚴重的交叉污染和鬼峰。
對于關鍵實驗、痕量分析或不同樣品類型,強烈建議使用全新的一次性進樣瓶,這是保證數據安全的方式。
裝樣體積:
切勿過滿!通常裝入樣品體積不超過瓶子總容量的一半(如2mL瓶裝1mL樣品)。這保證了足夠的頂部空間,避免進樣針取樣時因瓶內負壓而取液不準,或產生氣泡。
隔墊穿刺次數:
限制穿刺次數。多次穿刺會產生隔墊碎屑(可能堵塞色譜柱或進樣針),并降低密封性,導致樣品揮發。建議在瓶蓋上標記穿刺次數,超過10次務必更換隔墊或整個瓶子。
兼容性:
確保進樣瓶、隔墊的材質與你的樣品/溶劑兼容。例如,PTFE對幾乎所有溶劑都是惰性的,但某些塑料瓶可能不耐強有機溶劑。
瓶蓋的松緊:
使用壓蓋瓶時,要確保壓緊到位,密封良好。使用卡扣蓋時,要聽到“咔噠"聲確保扣緊。
注意:以上僅供參考,不作為實際數據,實驗需嚴格遵循說明,避免交叉污染,并確保樣本處理(如離心、稀釋)符合要求?。
天津天正信達供應:RNA逆轉錄試劑盒、逆轉錄試劑盒、PCR試劑盒 、提取試劑盒、色譜進樣瓶、培養基瓶、試劑瓶、胎牛血清、染色液、試劑瓶、QPCR試劑盒、生物試劑、抗體、瓊脂糖、實驗耗材,我司擁有一支覆蓋生物化學、分子生物學、免疫學等專業人員的研發、構建了儀器設備齊全的實驗技術平臺,主要包括AKTA、高壓均質機、全波長酶標儀、高速落地離心機和qPCR儀等大型儀器設備。
電話
微信號